2012年1月9日 星期一

錯別字@易速成(4):「傢具」應寫作「家具」?

在網絡上,其實已不止一次看到這個說法——「傢具」應寫作「家具」?

依我的意見,這要視乎大家對另一個關鍵詞的取態。

甚麼是「傢俬」?在我手上的詞典沒有解釋。我亦不肯定香港以外的華人會否知道它的意思。可是,在香港,這個詞是毋須解釋,人人知曉。

「寢具」是用作就寢的器具;「廚具」是用來下廚的器具;「傢具」是用作為傢俬的器具;而「家具」則泛指用在家中的器具。除非我們堅決不接受「傢俬」一詞,要不然,「傢具」只會是「家具」的一種。

而事實上,在「易速成」中,兩組詞都有收納。這並非想作取巧,而是基於上面所列舉的理據。

對於這個說法,究竟讀者們同意不同意?認同不認同呢?我是無法知曉。在這裏,我只能借用2011年的一句熱話作結——“我反正信了”。

2012年1月7日 星期六

錯別字@易速成(3):范仲淹,施耐庵

曾在網絡上見到有人問:“何時何故「范仲庵」變為「范仲淹」,有人知道嗎?”

當時,確被嚇了一跳。細想之下,靈機一觸,又來「搜尋」一下。這次發現了關於「范仲庵」的,有27,700項。而關於「施耐淹」的,也有21,500項。原來,把兩者混淆的,並非太偶然。幸好,關於「范仲淹」及「施耐庵」的,分別有二百多萬及一百多萬項。

記得從少開始,老師就教我們要朗讀文章。久而久之,現在看文章時,往往都會在心中默唸。由於以上那兩個字的讀音,根本就是天南地北。若曾經過讀唸的階段,是沒機會弄錯的。由此看來,有部分人可能是學習不得其法。

回想一下,之前弄不清「華佗」的,有可能是經常見到「佛陀」。而由於兩字讀音相近,問題更易發生。要避免錯誤,最簡單就是把這組詞語一起記住。

錯別字@易速成(2):華佗?還是華陀呢?

當我們想讚頌一些名醫時,究竟該說是「華佗再世」?還是「華陀再世」呢?

要知道這問題的答案,方法其實很簡單。不過,在考證的過程間,本人卻發覺了些有趣而亦可發人深省的情況,就在此分享一下。

當我們使用一些搜尋引擎(例如google)查看此等詞時,發現了關於「華陀」的,有3,590,000項;而關於「華佗」的,則有90,500項。如果我們先告知這些數據,再要求閣下作出估計,答案似乎會是一面倒。

若以「華佗 華陀」去查看,情況更加特別。有為數不少的網頁,竟用了一個頗為取巧的方法——把「華陀」用在標題中,而內文則用「華佗」。

要知道,華佗是三國時代的人物。只需查看相關時期的典籍,便會知答案是較少人採用的「華佗」。而結論是——在網絡世界中,多人說的不一定就是對。

此類錯別字相對簡單,無論是誰去說或誰去用,對就是對,錯就是錯,毋庸置辯。而「易速成」確曾是採納了錯的那個,自會作出修正。在下一版開始,同樣的問題該不會再出現。

2012年1月6日 星期五

錯別字@易速成(1):如何面對

「易速成」無疑是用作輸入中文的一種軟件。可是,在設計它時,我們並不只當它是一件科技項目。由於深知其對語文應用的潛在影響力,我們一直亦把它視為一件可用作語文教育的工具。因此,盡量減少錯別字,本來就是我們堅持的其一原則。

詞庫從來只能經收集得來,而不會是某人或某團體所能做出來的。「易速成」現時的詞組大概有十萬條。至於每次當需要作些較重要的修正時,最少也用上一個月,最多時還需三個多月。

在平常時候,我們亦會不時留意,看看會否忙中有錯。若發現可能的錯別字,亦會作一些基本考證,務求不會發生一錯再錯的情況。

相信所有從事與文字有關的工作者也該認同,文字由於是自古流傳下來的,當然會有一定的規範。但有時又會約定俗成,蘊含一種奇特的生命力。因此,新造的詞語會不時出現,但那些會被接受,而那些會被淘汰,只能經受時間考驗。

作為詞庫的編輯者,對某些詞收或不收,只能憑經驗作出平衡。而當發現了些疑似錯別字時,改或不改,有些情況是比大家所想像到的複雜得多。在此,本人希望能分享一些有關經驗。而每次亦只會盡量環繞一個主題,既可避免篇幅過長,亦能夠令討論(若有的話)更加集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