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4月20日 星期五

錯別字@易速成(12):「黃蓮」該寫成「 黃連」?

由於「沒轍」是北方方言,大家未必熟悉。然而,類似的問題亦出現在我們較常用的話語中,例如有人會說「黃蓮」該寫作「黃連」。

不過,不可不知,這說法其實關係到「啞子吃黃連,有苦自己知」一句俚語。黃連本來就是一種藥材,味苦。由於啞子不能說話,當吃了的是苦,也沒法告知他人,只能有苦自己知。在此句中,若把那詞寫成「黃蓮」,便是錯誤。

可是,如果我們因而就下結論說——「黃蓮」該寫作「黃連」。那又對嗎?

若我說:「我買了半斤黃蓮,預備放進紅豆糖水內一起煮來吃。」那麼,「黃蓮」是否還該寫作「黃連」呢?

在此之前說過的「輒」字,是解作每每或總是的意思。若以此勉強去解「沒輒」,可以說成「不會總是」,直接一些,就可喻作「偶然」的意思。語言是有很獨特的生命力,只要有人敢去創新,又言之成理。當用的人多了,便會流行起來,就自然變成了語言的一部分。

因此,就算我們要寫清事實,也該用正確的敘述,例如「啞子吃黃連」後截不可以寫作「黃蓮」,或「拿他沒轍」後半不可以寫為「沒輒」。

錯別字@易速成(11):「沒輒」該寫成「 沒轍」?

曾在網上看到有人說,「沒輒」該寫成「沒轍」才對。老實說,個人第一個的反應就是——好像從未見過這樣的兩個詞語。

經過一輪考證,知道其出處應該是「拿他沒轍」,意思就是「拿他沒辦法」,本來就是北方方言。「轍」字是解釋成車輪經過的痕跡,喻作途徑,再而引申為辦法。至於「輒」字則解作每每或總是的意思,由於跟「轍」字同音,故此有時被誤用。

根據網上搜尋結果,「沒轍」和「沒輒」跟之前提過那「華佗」和「華陀」的情況相似,就是用錯的人竟對比用對的還多。

由於語言有時會是「約定俗成」,有人或者擔心,這等錯誤會否經過一般日子後就積非成是呢?筆者認為,這些問題只是人們不求甚解或是一知半解所致。若然知道「拿他沒轍」意思就是「拿他沒辦法」,或「華佗」及「佛陀」的事實,相信沒有人還會勉強去堅持一錯再錯。

2012年4月16日 星期一

錯別字@易速成(10):馬表是甚麼?

根據一些字典的說法,「碼」及「馬」相通,而「錶」亦可寫作為「表」。因此,「馬表」一詞經過排列組合,就可變出「馬表」、「碼表」、「馬錶」及「碼錶」四詞。

若問那些詞有甚麼意思呢?我會用以下的一些理據作為分析的基礎。

「表」有列表的意思。「馬表」可以是個人名,亦可以是賽馬場或馬匹拍賣場上,一些有關馬匹資料的列表。「碼」在這兒有代碼的意思。「碼表」就是一些代碼的列表,例如倉頡或速成碼表。

另外,「錶」是指用作量度的儀器。「馬錶」就是用來量度馬速的儀器。而「碼」則該有英制「三呎一碼」的意思,泛指距離或是單位。「碼錶」就是用來量度距離或某些單位的儀器。

聽聞有些辭典只收「馬表」一詞,理據是「馬」及「表」才是正字及本字。那麼,「馬表」便可以包含以上四種意思。究竟是那一個呢?只能看清上文下理,才可以判斷。

語言是與時並進的。明明是可以清清楚楚地去用四個不同的名詞,來表達四種不同的東西。為何要那麼迂腐,而將本來清清楚楚的概念變成含糊不清呢?

錯別字@易速成(9):鴨子怎樣叫?

在印象中,還是最近才見到有人寫「鴨子呱呱叫」一詞。當下第一個反應,就是想呱呱叫。「呱呱」是音聲詞,鴨子怎會呱呱叫呢?當然,有人可以說,只不過是要描述鴨叫,沒必要太講究及吹毛求疵。

曾用之前的方法,在網絡搜尋一番,才驚覺自己孤陋寡聞。「鴨子呱呱叫」一詞,有被用作歌曲名,也有被用作部落格的名。不過,個人還是覺得,既然是音聲詞,就不該被濫用。要不然,狗是呱呱叫,貓又是呱呱叫,雞亦是呱呱叫,那只會污染及糟蹋了既有的中國文字。

從來,狗是汪汪叫,貓是喵喵叫,雞是喔喔叫,而鴨子則是聒聒叫。所用的字都和描述的那些動物的叫聲相近。若我們真是忘了常用的音聲詞,大可寫為「大叫」,「不停地叫」或是「嘈吵地叫」,總不該去濫用「呱呱叫」。

2012年4月15日 星期日

錯別字@易速成(8):「身分證」抑或「身份證」

根據字典上的解釋,「份」字有三個意思——分別為整體中的一部分、量詞及作為單位之用。至於,「分」字的其一解釋則為地位或職權,而「身分」一詞則被列作為含這個字義的詞例之一。

可是,在所有香港成年人都規定要攜帶的那證件上,這詞卻被顯示為「身份證」。若根據字義要勉強解釋,「身」變成「份」而需要證明,相信那證明只有法醫才能發出。

此刻,即使香港政府有決心撥亂反正,由於現存的「身份證」是數以百萬計,實行起來也不會是一時三刻所能完成的事。另外,在此之前的文獻中,「身份證」一詞已被廣為應用。若想要改,又從何入手呢?

此事確給了我們一些啟示,就是對於那些重要而會被很多人應用的文件,就算簡單如用字方面,我們也必須小心考究。

據個人的估計,由於語言從來就是約定俗成,最可能的發展就是將錯就錯。在以後的詞典中,「身分證」一項之下,該會寫明——在香港,亦作「身份證」。

錯別字@易速成(7):「百份百」抑或「百分百」

由於「分」字本身含有多重意思,而其中一個解釋又與「份」字接近,故此將它們混淆的情況是在所難免的。

在一些網頁中,曾見到有「百份百」一詞。然而,那詞該否寫成「百分百」呢?

其實,「百分百」就是一百分之一百的縮寫。這本來是分數的口述式。「百分百」是解作「全部」。在用法上,有表示「絕對」的意思,以作加強語氣。

當然,我們也可將「百份百」勉強去解作「一百件中的一百」。

至於在日常的應用中,我們該用那個才對呢?若能了解它們的實際意思,答案自是不言而喻了。

錯別字@易速成(6):我拿了一分

若有人對你說:「我拿了一分。」究竟,他想表達甚麼呢?

如果前半句是「在數學期考中」,我們便會知道——他在數學期考中,得到了很差的成績。

不過,若前半句轉為「小玲把蛋糕一分為八」,意思就會變成——他拿了八分之一的蛋糕來吃。

在中國文字內,有不少字都包含了多層意思。「分」字就是其中一個好例子。若要認定實際的含義,就必須看清上文下理。

另外,不同的兩個字有時又會有相似的意思,例如「分」及「份」——兩個字都可解作「整體中的一部分」。在某些情況下,兩個字是可相通的。

就以上面的蛋糕例子作延伸,小玲把蛋糕一分為八,分成八份。那麼,一分蛋糕和一份蛋糕都是指一件蛋糕。不過,若蛋糕是分成四份,則一份蛋糕便會有兩件了。

2012年4月10日 星期二

錯別字@易速成(5):身材高“身兆”

記得在讀書時,若要形容人家身材高而修長,會用「高挑」一詞。不過,根據一些考證,其實確是「高䠷(身兆)」才對。

至於「䠷」字旁邊為何多了那(身兆)呢?原因很簡單,就是「䠷」字在很多時候,並不能被正確顯示出來。因此,就要說明那個字本是由(身兆)兩部份所合成的。

在發展中文電腦之初,理所當然就要編輯一套常用字集作為基礎。當發現遺漏時,便要作出補充。經過一段時間,常用的那套字集便成定案。而之後再發現遺漏時,就把那些字放在增補字集的擴展區內。日子久了,字也多了,擴展區亦增至A及B兩區。

在XP的年代,幾乎所有的程式只支援常用字集。因此,那些擴展A及B區的字都是就算打得出也看不到的。然而,從Vista開始,那些字都得到了支援。可是,若我們將那些字放上網時,類似的問題又出現了。

說出來大家也會嚇一跳,對於字集顯示方面,支援做得最好的瀏覽器竟是大家快要遺忘的Netscape。就算是在XP上,用家根本甚麼都毋須做,便可看到含有那些字的文件。這證明了技術上肯定是可行的。不過,不知為何現今流行的那幾個瀏覽器都未能把問題好好解決?當然,網頁本身的設定,也會對顯示有所影響。

因此,類似高䠷(身兆)的寫法算可作暫時的過渡辦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