記得在讀書時,若要形容人家身材高而修長,會用「高挑」一詞。不過,根據一些考證,其實確是「高䠷(身兆)」才對。
至於「䠷」字旁邊為何多了那(身兆)呢?原因很簡單,就是「䠷」字在很多時候,並不能被正確顯示出來。因此,就要說明那個字本是由(身兆)兩部份所合成的。
在發展中文電腦之初,理所當然就要編輯一套常用字集作為基礎。當發現遺漏時,便要作出補充。經過一段時間,常用的那套字集便成定案。而之後再發現遺漏時,就把那些字放在增補字集的擴展區內。日子久了,字也多了,擴展區亦增至A及B兩區。
在XP的年代,幾乎所有的程式只支援常用字集。因此,那些擴展A及B區的字都是就算打得出也看不到的。然而,從Vista開始,那些字都得到了支援。可是,若我們將那些字放上網時,類似的問題又出現了。
說出來大家也會嚇一跳,對於字集顯示方面,支援做得最好的瀏覽器竟是大家快要遺忘的Netscape。就算是在XP上,用家根本甚麼都毋須做,便可看到含有那些字的文件。這證明了技術上肯定是可行的。不過,不知為何現今流行的那幾個瀏覽器都未能把問題好好解決?當然,網頁本身的設定,也會對顯示有所影響。
因此,類似高䠷(身兆)的寫法算可作暫時的過渡辦法。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